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林下茯苓,群众的“致富宝”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茯苓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补益肝肾等多种药用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领域,发展茯苓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

黔南林地资源丰富、林下空间广阔,我州立足森林资源禀赋,大力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7.81万亩,产量12.03万吨,产值17.8亿元,其中茯苓种植面积达5.2万亩、茯苓、板蓝根等林下单品已形成规模,重点打造“三独平”松茯苓中药材主产区,独山、都匀菌种制作、产业加工、产销一体的茯苓全产业链条建成并投产。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持续推进,各县(市)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拓宽思路,充分利用独特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大力发展茯苓种植,开拓群众致富渠道。如:贵定县德新镇宝山村马尾松资源丰富,且地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壤呈微碱性,种植茯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当地茯苓种植示范点是通过利用采伐后废弃松树桩和废枝来发展茯苓产业,既可变废为宝增加群众收益,又可有效盘活林下资源,目前,贵定县德新镇示范点茯苓每亩的产量达到3000多斤,市场售价约为每斤4元,且播种一次可采收两季,产量与第一季不相上下,收益可观。

下一步,我州将充分挖掘全州林下经济可利用林地资源空间,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探索林下种植模式,积极鼓励引导村民种植茯苓、板蓝根等中药材,切实将林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动力,有效盘活林下资源,拓宽群众致富路。

(一审一校:张敏  二审二校:王劲榆  三审三校:陈忠华)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