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黔南州林业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全州林业工作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聚焦国储林项目建设、林下经济发展、刺梨提质增效、资源培育保护等重点工作,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林业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一、全州林业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抢抓国发2号文件机遇,推动林业改革发展。我局及时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聚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储林项目、低效林改造、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林下经济发展、有害生物风险防控治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等谋划项目66个,总投资达218亿元。申报的《贵州省黔南州林业局及都匀市等七县(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沅江源区石漠化治理项目》《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建设项目》《黔南州黔南州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育中心》等项目已获国家、省批复实施,目前已争取到中央和省级林业项目资金8.65亿元,在全省林业系统争资争项中排位第三。《黔南州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激励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已完成调研;《黔南州林业碳汇(碳票)工作推进方案(试行)》已印发实施;做好承接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行政许可省级权限下放准备。黔南成功发放全省首笔100万元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全州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已申报国家林草局验收授牌。

二是抢抓时机鼓足干劲,聚焦造林狠抓质量。2022年省下达我州营造林任务46万亩,完成营造林43.5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95%,任务完成率排全省第二。全州12县(市)均建设了1500亩以上的森林抚育项目示范点,惠水县作为全省树种结构调整试点之一,项目实施方案已获省林业局批复。组织完成州县乡村四级干部义务植树活动。

三是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发布20221号《黔南州总林长令》,全力推进林长制+大数据+村规民约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林长制与各项林业制度的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持续抓好2021年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稳日督办,主动为新能源项目、乌平高速等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林地要素保障服务,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再完善和总体规划编制,全州没有发生重大涉林生态破坏事件,生态底线越守越牢。

聚焦特色产业优势,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制定《黔南州2022年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022年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405万亩,超出省下达任务15万亩,总产值实现100亿元,超出省下达任务10亿元。截至目前,林下经济累计推进总面积380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93.8%;实现产值5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3%。其中,林下种植39.48万亩、产值12.97亿元,林下养殖70.95万亩、产值9.89亿元,林产品采集加工134.7万亩、产值7.23亿元,森林景观利用134.51万亩、产值22.93亿元。林下经济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1家,经营企业达150余家、合作社60余家,经营主体数量增幅达16%。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个、千亩以上种养基地72个,示范基地面积达22万亩。全州优势单品种植初具规模,三都、独山、平塘为主的茯苓产业达3万余亩,以荔波为主的铁皮石斛产业面积达2万亩,龙里、惠水红托竹荪为主的林下食用菌面积1万亩,罗甸金花茶面积达0.6万亩。

唱响黔南刺梨品牌,狠抓基地提质增效制定印发《黔南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黔南州刺梨亩产提升方案(2022—2024)》,着力抓好基地提质、加工提效、产品提优、市场提速、品牌提响五大工程,全州完成刺梨基地抚育提质建设10.6万亩,探索实施刺梨农业保险面积2.72万亩;招商引资到位资金0.6亿元,刺梨产品销售额达4.6亿元;新增(改扩)建生产线3条,新增投产加工企业2家;《黔南州促进刺梨产业发展条例》立法工作稳步推进。

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加快国储林项目建设。全州规划任务200万亩,已启动项目31个,可研编制173万亩,总投资144亿元,拟贷款113亿元,已立项27个,累计获银行授信项目20个,授信金额68.9亿元,授信面积114万亩,审批实施方案1790万亩,累计到位资金31.16亿元(银行放款20.45亿元、专债3.14亿元、投资基金1.51亿元、自筹资本金6.06亿元),支出资金20.46亿元,完成林地流转100万亩,林木收储85.1万亩,项目实施70.5万亩,全州基本形成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政府资本聚合投入林业发展格局,逐步走向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轨道。2022年,全州新增获银行授信项目4个,授信面积22万亩,授信金额17.1亿元,放款8.4亿元,实施20.5万亩,实施面积全省第二。

七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严把森林防火安全关。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深入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整治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州纪委监委、应急、公安联合开展森林防火明察暗访,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全州森林草原火情(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中国天眼森林火灾综合治理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全力保障中国天眼安全运营。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和省、州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深入实施林业提质增效六大行动,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奋力在增创生态文明优势上再开新局,努力为全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多作贡献,以生态文明建设新实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确保到2025年,全州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以上,刺梨提质增效60万亩以上,建成国家储备林200万亩,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以上,林下经济利用森林资源面积达500万亩,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达6立方米/亩以上。

(一)大力实施林草资源保护行动,守好生态安全新边界。一是推动林长制由建立见效转变。全面加强林长制+大数据+村规民约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林长制考核办法和方案,做好省、州级林长责任区域内问题整改,扎实做好迎接国家林长制工作督查激励考核准备。二是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监督。严格执行、充分利用森林采伐限额,加强林木采伐日常管理。加强天然林、公益林、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创新林草资源综合监管工作模式,健全使用林地源头监管机制,严格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定额管理、使用监督,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六个严禁”“清风行动”“绿盾执法专项行动,主动服务省、州级重点项目建设使用林地要素保障服务。三是全面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认真贯彻执行《黔南州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追究办法》,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守好的第一道关口,严防严守林业安全底线。四是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大联防联控和检疫执法力度,抓好松材线虫病、红火蚁等重大林业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除治工作,做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的普查,坚决遏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输入蔓延扩散。五是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常态化联合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非洲猪瘟等监测防控,妥善处置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事件。六是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认真落实《关于促进贵州特色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制度法规建设,加快推进总体规划编制、勘界立标、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等工作,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组织开展各类保护地排查梳理,科学界定范围,制定州、县两级履职清单;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问题排查整治,全力推进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加快推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按程序报批。七是全力保障FAST安全运营。做好《中国天眼宁静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运营维护,做好林下可燃物清理和防火阻隔系统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开展核心区内人工商品林赎买,将核心区内地方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转为国家公益林。

(二)大力实施森林提质增效行动,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一是加快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坚定全州200万亩目标,统一产业布局定位,做好国储林+文章,示范带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组织开展适宜造林绿化空间图斑调查评估,合理规划造林绿化空间。稳步开展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试点,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低产低效林改造等项目实施。三是全面加强林木种苗保障供应。加大保障性苗圃建设监测管理、珍贵乡土特色苗木培育、种苗质量监管力度,探索建立种苗供需对接机制,开展订单育苗,保障全州种苗供应。积极推进刺梨航天育种和功能性、早中晚熟优良品种选育,加快刺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建设;稳步推进百合等林下经济等品种选育研究。

(三)大力实施产业提档升级行动,打造特色产业新样板。一是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按照扩规模、强龙头、深加工、出特色、创品牌、优保障发展思路,用好用足国家储备林等政策机遇,强化品种、品质、品牌导向,努力在发展规模、单品产量、三产融合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奋力提升刺梨产业附加值。大力实施基地提质、加工提效、产品提优、市场提升、品牌提响五大工程,做好《黔南州刺梨产业发展条例》立法工作,全力推进贵州刺梨·黔南原产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加快推进黔南刺梨”“黔南刺梨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持续巩固产值全省第一的龙头地位。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花卉苗木、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结合国储林、营造林项目实施,科学选择树种、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森林康养步道、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申报建设。着力探索抓好花卉+烟草资源互补融合发展项目实施。四是加大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和重点目标对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五是突出抓好营商环境整治。全面落实《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严格落实十不折腾要求,着力抓好双培育双服务”“放管服工作,深入开展走访服务企业活动,积极帮助解决要素保障及堵点痛点问题六是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三变改革经验,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采取反租倒包”“订单发展等方式,构建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经营新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四)大力实施多彩黔南靓彩行动,书写盛世绿博新篇章。聚焦绿博黔南·康养之州品牌定位,大力实施环城林带、道路绿化、水岸绿化、景区绿化、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和自然生态保护工程、林业产业增效工程,着力推进城镇、景区景点周边景观林带建设,大力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旅游道路沿线和重点村寨绿化、美化、彩化,进一步厚植绿色优势。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不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向深度广度延伸。

(五)大力实施生态文化繁荣行动,树立生态文明新标杆。加大绿博品牌培育宣传利用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办好黔南州首届刺梨丰收节等生态文化活动,利用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广泛传播生态文化,持续开展系列科普宣传。着力推动甘溪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等主题宣传,创新宣传方式,主动讲好黔南生态文化故事。

(六)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开创林业发展新格局。牢牢把握国发〔20222号文件改革开放创新转型主线,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一是全力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树立项目为王的导向,用好用活用足国发2号文件精神,积极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加强与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汇报对接,以优质的项目争取更大的支持。主动对接金融和基金管理部门,认真包装基金项目,扎实抓好四化基金、生态环保基金等申报。二是持续推进林业深化改革。持续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完善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商品林林权抵押、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完善林业产业快贷机制。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增强林场发展活力。积极推动森林保险向刺梨、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等方向拓展,探索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三是积极探索推进林业碳汇。组织编制林业碳汇开发试点方案,开展全州森林碳储量和年固碳量监测工作。探索保险服务林业碳汇方法路径,支持生态资源丰富县(市)先试先行开展林草碳汇交易试点。四是不断提升林业科技水平。组建州级专家库,建立完善基地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面向基层、服务产业的技术保障体系。支持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科研团队合作,研发新产品,发展精深加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