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州林业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林业改革创新为动力,制定有效的推进措施,狠抓落地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将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州争取上级资金10.2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3亿元的78.84%,排全省第二;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到435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50万亩的96%,综合产值完成72.1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0亿元的60%,均排全省第三;实施营造林48.31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5万亩的87.83%,排全省第一方阵;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70平方公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7.53平方公里的80%,排全省第一方阵;推动国储林项目实施15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万亩的50%,排全省前三;山桐子种植面积12.76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万亩的63.8%,排全省第一;实施刺梨基地提质增效7.52万亩,刺梨产业综合产值14.2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万亩、35亿元的94%、40.6%,排全省第一;全州森林覆盖率68.17%、排全省第二;森林火灾成灾率0.007‰远低于0.8‰省控指标,林业有害生物远低于2‰的省控指标。全州未发生重大森林破坏事件和重大林业灾害。
(一)抢抓政策红利谋项目,带动林业高效发展。一是全力以赴争资争项。持续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准确把握政策红利和资金投向,重点围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储林项目、低效林改造、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林下经济发展等,谋划储备109个2024年拟申报项目;已争取到中央和省级林业项目资金10.25亿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研究部署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赴北京、湖南等地开展招商活动4次,推送企业信息9家,举办行业招商专题活动1次,洽谈项目9个、洽谈资金3.9亿元,州级成功签约山桐子产业项目1个,并在惠水县启动建设;成功引进北京大有润成有限公司在贵定落户,拟投资20亿元,计划发展山桐子40万亩、建设年产1000万株山桐子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山桐子产业园区以及500亩山桐子种质资源圃。
(二)坚持生态优先促成效,统筹推进造林绿化。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成功争取全省沅江源项目现场观摩会在黔南召开,有效推进沅江源区(东部、西部)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源涵养项目建设,完成营造林48.31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70平方公里、退化林修复24.73万亩,人工种草1.76万亩,完成小型水利水保设施蓄水池点位复核,项目累计用工31.91万人次,发放劳务费用3519.38万元;贵州省黔南州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国家已下达任务。二是着力提升森林抚育能力。全州共完成义务植树615万株,占省下达任务数600万株的102%,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37万人次。争取到独山县国有林场下属企业贵州紫林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苗圃基地列入4个高标准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示范清单;完成2022年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培育和良种培育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完成独山国有林场良种培育、三都珍贵阔叶种质资源收集库、都匀马寨马尾松种子园建设等2023提前下达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审查审批。三是扎实开展森林康养试点工作。完成龙里生态园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自评工作,批复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康养人家建设项目(20处),省国有龙里林场和荔波兰鼎山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省级评审。四是积极推动国储林项目建设。上半年获银行授信项目3个,授信面积17.18万亩,授信金额11.09亿元,分别占年度任务数的43%、41.4%、44%;银行放款7.5亿元,占年度任务数的50%,完成投资6.33亿元;项目实施15万亩,占年度任务数的50%,实施面积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五是积极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古树名木保险购买工作,涉及古树名木19191株,保险限额达2.4亿元。
(三)全面依法治林强管理,持续维护生态安全。一是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发布黔南州总林长2023年第一号令,各级林长巡林17056余人次,全面推进“林长制+大数据+村规民约”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创新“一令一函两报告三清单”工作模式,全州所有村组将森林资源管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按生态区位划分管理网格27851个,探索“林长+检察长+庭长”互助协作。二是加大林业执法力度。统筹推进森林督查、“六个严禁”、打击毁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等专项行动,完成“绿盾”13个问题的销号工作;涉林案件线索核实率、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查处整改到位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2022年森林督查206起案件查处整改完成率100%,进度全省第一;2023年第一、二批森林督查图斑已完成外业核实,进度全省第一;开展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联合执法检查,全州共出动执法车辆592车次、出动执法人员1534人次,监督检查场所共162023处。三是做好项目要素保障服务。积极主动为省、州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做好要素保障,完成122个项目使用林地审核上报,较去年同期增加42个;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7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1534份,采伐蓄积28.86万立方米,占年森林采伐限额108.32万立方米的26.64%,较上年增长16.55%。四是落实生态惠民政策。完成27472名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选(续)聘,严格生态护林员履职考核,积极督促县(市)及时兑现涉林补助资。五是提高灾害防控能力。抓好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工作,全州2023年3—4月产地检疫调查样地(样方)1371个,抽样检疫苗木370万株,产地检疫苗木1673.38公顷,产地检疫率100%。持续筑牢森林安全墙。上半年,全州发生森林火情(火灾)62起,实际发生52起。全州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灾害,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0.8‰和2‰省控指标。上半年无涉林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四)突出资源优势抓特色,加快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累计推进总面积435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96%;实现产值72.1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0.16%。其中,林下种植59.89万亩、产值13.51亿元,林下养殖86.67万亩、产值16.51亿元,林产品采集加工144.88万亩、产值11.95亿元,森林景观利用143.56万亩、产值25.36亿元。二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林下经济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4家(第八批),林下经济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达390个,增幅达156%。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个、千亩以上种养基地85个,示范基地面积达24.25万亩。三是全力打造优势单品。全州优势单品种植初具规模,以荔波、福泉、独山为主南板蓝根产业达4.86万亩,排全省第2位,罗甸县砂仁产业3万亩,排全省第一;特色林下单品,罗甸县金花茶达0.73万亩,排全省第一。四是推进刺梨产业提质增效。发布实施《黔南州促进刺梨产业发展条例》,印发《2023年黔南州刺梨产业发展工作要点》《2023年黔南州刺梨亩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全州实施刺梨基地提质增效7.5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8万亩的94%;刺梨订单化生产合作面积13.08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5万亩的87.2%;完成刺梨农业保险投保面积5.76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6万亩的96%;新建和改扩建佳凯、山珍冠、敏子、山王果等4家企业,占年度目标任务3家的133.3%;刺梨产业综合产值14.2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35亿元的40.6%。五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州特色林业产业稳步推进,2023年全州山桐子产业种植目标20万亩,超出省级指标任务9.5万亩。以贵定县为实施主体,截止目前,全州山桐子产业种植累计12.76万亩,完成任务数的63.95%,全省排名第一。
(五)创新改革路径破难题,大力实施科技兴林。一是创新建立“林长+检察长+庭长”互助协作机制。实现森林资源环境类违法行为“行政监管—刑事打击—公益追责—生态修复”闭环处置的管理模式,成功推动贵州首个金毛狗蕨生态修复基地落户三都县。二是加快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以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为抓手,结合公益林资源分布,制定《黔南州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工作实施方案》,以都匀、三都、荔波、长顺4个县(市)为重点,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工作,成功在黔南召开全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推进会。三是创新林业碳汇模式。制发了全省第二张黔南第一张集体林业碳票,该林业碳票碳减排量为5.22万吨,并用于国储林贷款利率降低凭证,预计降低0.5%;全省首张村集体合作社林业碳票在龙里县率先制发,该林业碳票碳减排量为2.4万吨,通过抵押贷款形式成功获银行贷款50万元。四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推进“林业碳票+生态司法”模式。截至目前,“林业碳票+生态司法”模式的林业碳票完成9笔交易,交易次数位例全省首位,交易金额约13万元。五是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发展。制定印发《黔南州2023年林业科技工作要点》,从科研试验、标准制订、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平台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进林业科技工作。上半年获批2023年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8个,占全省的23.5%,排全省第一。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1910余人次。
(六)营造宣传氛围增活力,持续发好林业声音。一是总结提炼加大宣传。加大与主流媒体合作力度,全力拓展宣传信息渠道,提高宣传信息质量,抓好全州森林和草原工作成效和先进经验、典型的总结提炼、选树宣传,增强林业宣传效果。上半年共发布信息简报及126篇,中央、省、州各级媒体刊登黔南林业相关稿件77篇,报送政务信息56篇。二是结合主题重点宣传。结合林业重点工作和“防灾减灾宣传周”、贵州生态日、安全生产月、清明、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线下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指导全州森林、草原的防火宣传教育,发放张贴禁火令22555张,发放其他宣传资料88704份,发布短消息110635条,护林员入户宣传53629人次,广播宣传242722次。
(七)抓实党的建设夯基础,不断深化党建品牌。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度学习计划,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督促党员利用贵州网院、学习强国、《人民日报》APP等开展自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二是压实党建责任。制定《中共黔南州林业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暨党风廉政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中共黔南州林业局机关委员会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收缴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构建党建工作自查自纠、督促指导、整改落实的工作机制;专题听取局属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向局工会、局青工委选派政治辅导员,强化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支部联系点3个,督促党组成员抓好分管领域、联系点党建工作;局属4个党支部连续4年获命名州级标准化规范化“五星级党支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党员发展工作的通知》,扎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三是强化日常监督。发挥局机关纪委作用,制定日常监督方案和重点项目建设监督方案;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层层开展廉政约谈;配合完成十二届州委第四轮巡察工作,抓好唐军同志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反馈问题整改。
二、下半年工作措施
按照州委、州政府“保位进位”的工作要求,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以“企稳、补短、求进、跃升”四篇文章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为抓手,全力以赴落实2023年各项任务,为高质量考核进入全省第二奋力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抢抓政策机遇,全力做好争资争项。一是积极申报林业项目。持续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精准掌握2024年中央和省级资金申报政策和资金投向,用好用活上级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梳理和谋划一批符合申报条件的高质量涉林项目,有序推进各类项目落地见效;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林业改革发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广帮等各类资金13亿元,全面带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围绕刺梨、山桐子等特色林业产业,探索“龙头+招商”、“平台+招商”、“特色+招商”、“展会+招商”模式,采取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专题招商、点对点招商等多形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林下经济发展。
(二)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提升森林质量。一是科学实施绿化造林。抢抓雨季造林,督促指导各县(市)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推进营造林项目建设,保证保质保量完成营造林任务;对近3年实施项目进行全面复盘,对未完成或造林成效低的项目,抓紧建设或补植补造;抓好种苗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保障性苗圃建设,指导实施好2022年州本级和龙里保障性苗圃项目建设,指导县(市)申报2024年度保障性苗圃项目。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抓好中央预算内沅江源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源涵养项目2.53亿元和中央、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1.96亿元项目投资建设,做好沅江源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源涵养项目变更设计;加大向上对接力度,做好贵州省黔南州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2023—2035年)前期工作;积极申报2024年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三是加快推动国储林项目。督导福泉、惠水等县(市)加快未完成任务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争取获得省级审批支持;督导贵定、惠水、长顺、三都、荔波等县(市)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项目的,及时调整“国储林+”产业方向,尽快争取省国储林专班出具任务函和获得贷款银行授信,力争全年获银行授信面积40万亩以上,放款15亿元以上,全省排名“保五争四”。指导各县(市)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省政府投资基金、上级财政林业项目资金等申报力度,支持国储林项目建设及“国储林+”产业发展,缓解融资及贷款资本金筹措压力;指导各县(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引进市场主体,各县(市)发展500亩以上“国储林+”示范基地不少于1个。四是提高涉林民生资金兑现率。督促县(市)加快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护林员管护、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补助等资金兑现工作,按照资金兑现计划提请州督查考评局加强县(市)督查,提高资金兑现率,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特别是督促指导县(市)做好2014-2020年退耕还林不合格小班补植补造,加快实施2020年退耕还林尚未实施地块的落地,做好迎接国家、省级检查验收。
(三)持续加强资源保护,全面提高治理能力。一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强化源头管理,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林业要素保障服务;严格执行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强化林地林木批后监管;统筹推进国家森林督查、省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使2023年国家森林督查案件线索核实率达100%。二是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疑似重点问题遥感监测线索核实工作,推进“绿盾”执法专项行动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推进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支持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发展。三是不断提升管护能力和水平。完成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省级复查、国家级核查,加强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应用,推进地方级公益林优化调整外业调查、区划落界,加强森林保险理赔跟踪,强化涉林资金兑现督导,力争完成长顺敦操乡、罗甸红水河镇标准化林业站项目建设。四是提升森林防火防控力度。加强与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协作,对接州森防指压紧压实农业部门和民政部门在农事用火、祭祀用火管控责任,制定安全用火管护措施。加强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整合资源,探索组建20至30人的综合应急队伍。结合荔波县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眼”作为重点防火区域等,积极谋划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项目。
(四)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一是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盯林下经济面积、产值、项目实施等3项考核指标,对标对表年初目标任务和高质量考核涉林指标各项重点工作,建立健全考核工作台账,对各项考核指标适时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弱项,督促项各县(市)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州年2023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和高质量考核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二是全力打造优势单品。引导各县(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主导单品,培育一县一业林下经济产业,力争把种植覆盖面广、规模较大的松茯苓、南板蓝根培育成全州优势产业,把荔波石斛、罗甸金花茶、长顺绿壳蛋鸡培育成特色产业,打造福泉、荔波、三都等县(市)南板蓝根4万亩以上,独山、平塘、三都等县松茯苓3.5万亩以上,罗甸砂仁3万亩以上,荔波、平塘等县石斛巩固在3万亩以上,贵定、龙里、瓮安等县天麻1.5万亩以上。三是培育市场主体。围绕松茯苓、天麻等规模单品新增建设2家以上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刺梨、山桐子等特色林业产业,探索“龙头+招商”、“平台+招商”、“特色+招商”、“展会+招商”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林业招商引资工作4次以上,落地项目达5个以上,新引进发展林下经济企业3家以上,逐步形成大产业、大发展的良好势头。支持现有市场主体壮大发展,培育4个以上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四是做优做强刺梨产业。督导各县(市)紧盯目标任务及时促进订单化生产;支持龙里、贵定等召开刺梨丰收节,组织召开全州刺梨鲜果收购座谈会;持续抓好刺梨基地抚育管理,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提高基地建设质量;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认证;推进刺梨灾害保险和价格险,实现应保尽保,发挥保险兜底作用;有序推进“三都县刺梨标准化管理示范项目”“瓮安县刺梨标准化管理示范项目”“刺梨新品种选育及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无患子高产优树筛选及评价”等项目实施;扎实开展刺梨航天种子育种试验,推进“刺梨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刺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持续做大刺梨加工规模,支持刺梨加工企业实施改扩建,促进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五是加快推进山桐子产业发展。建设1个山桐子良种繁育基地,全州年培育山桐子良种壮苗1000万株;通过树种结构调整、退化林修复、退耕还林工程、低产低效林改造及沅江源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等推广山桐子种植,全州种植面积达20万亩,启动万吨油料加工企业建设。
(五)深化林业改革创新,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林长制工作方法。持续推进“林长制+大数据+村规民约”一体化管理,建立林长推进重点任务解决机制,开展林长制进党校,建立林长制主题公园,探索建立林长+庭长+检察长护林协作机制,实现林长制工作跨领域、跨行业创新;推动《黔南州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二是持续开展林业碳汇。指导龙里县开展碳汇试点建设,推进全省首张村级合作社林业碳票抵押贷款工作,加快形成先进模式进行推广;完成“林业碳票+生态司法+绿色金融”改革方案报审。三是建设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指导县市积极推进在建中央财政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做好2024年项目申报,通过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建成一批特色高效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六)持续加强信息宣传,提升林业宣传成效。一是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拓展信息渠道,紧扣全省林业宣传工作的主题和要求,挖掘有价值的宣传素材,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宣传林业系统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开展的新举措。二是扎实推进重点宣传。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做好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重点领域宣传教育,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性、指向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林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力争2023年取得较好的成绩。
(七)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党建水平。一是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来落实;按照《黔南州林业局创建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着力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模范机关。二是提升党支部品牌文化建设。持续推进“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按照“一支部一特色”思路,着力打造党支部品牌文化建设。三是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认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大力营造“崇廉、思廉、倡廉、践廉”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切实抓好十二届州委第四轮巡察反馈问题和唐军同志离任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大日常监督力度,持续筑牢防范化解风险的“防火墙”,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压紧压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